

一种自锁式手动绞盘pdf
发布时间 : 2024-05-09 作者: 电动绞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式手动绞盘,属于起重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手动绞盘使用稳定性较差且安装较为不便的问题。本自锁式手动绞盘,包括支架本体、卷筒和转轴,所述卷筒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转轴上设有手柄和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转轴上设有棘轮,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棘爪组件,所述转轴上还设有离合机构,所述支架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转轴穿设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且棘轮位于第二侧板的外侧,所述棘爪组件设置于第二侧板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壁上还可拆卸连接有将棘轮和棘爪组件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286564 U (45)授权公告日 2020.04.10 (21)申请号 7.X (22)申请日 2019.06.04 (73)专利权人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7600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珠港镇 沙岙村(机电工业园区) (72)发明人 阮卜琴朱正中 (74)专利代理机构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33263 代理人 董小英 (51)Int.Cl. B66D 1/06(2006.01) B66D 1/2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锁式手动绞盘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式手动绞盘,属 于起重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手动绞盘 使用稳定性较差且安装较为不便的问题。本自锁 式手动绞盘,包括支架本体、卷筒和转轴,所述卷 筒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转轴上设有手柄和与第 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转轴上设有棘轮, 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棘爪组件,所述转轴上还设 有离合机构,所述支架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 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转轴穿设于第一侧板和第 二侧板上且棘轮位于第二侧板的外侧,所述棘爪 组件设置于第二侧板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侧板 的外侧壁上还可拆卸连接有将棘轮和棘爪组件 U 均罩设于内的侧罩。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且避免 4 对棘爪组件造成干扰,工作稳定性更好。 6 5 6 8 2 0 1 2 N C CN 210286564 U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自锁式手动绞盘,包括支架本体(11)、卷筒(2)和转轴(3),所述卷筒(2)上设有 第一齿轮(21),所述转轴(3)上设有手柄(5)和与第一齿轮(21)啮合的第二齿轮(41),所述 转轴(3)上设有棘轮(44),所述支架本体(11)上设有能对棘轮(44)进行反向锁止的棘爪组 件(6),所述转轴(3)上还设有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能够在转轴(3)正转时使棘轮(44)与 第二齿轮(41)同步转动且在转轴(3)反转时使棘轮(44)相对第二齿轮转动,其特征是,所 述支架本体(1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所述转轴(3)穿设于第 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上且棘轮(44)位于第二侧板(112)的外侧,所述棘爪组件(6) 设置于第二侧板(112)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侧板(112)的外侧壁上还可拆卸连接有将棘轮 (44)和棘爪组件(6)均罩设于内的侧罩(12)。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手动绞盘,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板(111)和侧罩 (12)上均开有轴孔(11a),所述第二侧板(112)上开有让位孔(11b),所述轴孔(11a)内均设 有轴套(47),所述转轴(3)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11)上的轴套(47)转动连接且转轴(3)的另 一端穿过让位孔(11b)与侧罩(12)上的轴套(47)转动连接。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式手动绞盘,其特征是,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第一挡片 (42)、第一摩擦片(43)、第二摩擦片(45)和第二挡片(46),所述第二齿轮(41)、第一挡片 (42)、第一摩擦片(43)、棘轮(44)、第二摩擦片(45)和第二挡片(46)依次穿设于转轴(3)上, 且所述第二齿轮(41)与转轴(3)螺纹连接。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式手动绞盘,其特征是,所述转轴(3)上具有凸肩(34), 所述第二挡片(46)远离第二摩擦片(45)的一侧与凸肩(34)抵靠,所述转轴(3)上还套设有 用于和第二齿轮(41)抵靠的固定套(49),所述固定套(49)通过销轴(7)与转轴(3)固连,所 述第二齿轮(41)位于固定套(49)与第一挡片(42)之间。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锁式手动绞盘,其特征是,所述转轴(3)还包括用于和第 二挡片(46)插接配合的固定段(33),所述固定段(33)与凸肩(34)相邻,所述固定段(33)的 周向上具有若干平直面。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锁式手动绞盘,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段(33)上的平直面为 四个,且四个平直面沿固定段(33)的周向均匀分布。 7.依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锁式手动绞盘,其特征是,所述支架本体(11) 还包括底板(113),所述底板(113)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固连,所 述底板(113)的两端均具有翻边(11c),所述翻边(11c)的两头分别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 侧板(112)相连。 2 2 CN 210286564 U 说明书 1/4页 一种自锁式手动绞盘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锁式手动绞盘。 背景技术 [0002] 手动绞盘是绞车的一种,由人力转动垂直设置的卷筒,水平卷绕挠性构件如钢丝 绳、链条等完成牵引作业的起重机具,常用于搬运工作及船舶码头。由于手动绞盘采用人力 驱动,容易因在操作的流程中因脱力而导致绞盘反转,因此就需要设置防止绞盘反转的锁定结 构。 [0003] 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0)公开的一种带自动刹车的手动绞盘,包括 绞盘座、卷绕有钢丝绳的大齿轮轴、与大齿轮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的小齿轮轴,该自动刹车 结构包括依次套设于小齿轮轴上的螺母、轴瓦、摩擦片、棘轮、摩擦片和小齿轮以及设置于 绞盘座上的棘爪,手柄正向带动小齿轮轴转动时,螺母、轴瓦、摩擦片、棘轮、摩擦片和小齿 轮依次紧密贴靠形成一个整体,使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轴转动以牵引重物,且当大齿轮轴在 重物的作用下转动时由于会带动小齿轮轴转动,使螺母朝小齿轮一侧移动并与棘轮形成紧 配合,而棘轮又与棘爪形成咬合,从而对大齿轮轴形成锁定。然而,由于该棘爪设置于绞盘 座的内侧并与大齿轮轴上的卷筒相邻,即使其安装较为不便,而且容易因卷筒与棘爪碰触 而导致棘爪脱出棘轮,从而使棘轮的咬合失效,而影响绞盘自锁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锁式手动绞 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绞盘自锁更稳定且组装更便捷。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锁式手动绞盘,包括支架 本体、卷筒和转轴,所述卷筒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转轴上设有手柄和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 二齿轮,所述转轴上设有棘轮,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能对棘轮进行反向锁止的棘爪组件,所 述转轴上还设有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能够在转轴正转时使棘轮与第二齿轮同步转动且 在转轴反转时使棘轮相对第二齿轮转动,其特征是,所述支架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 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转轴穿设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且棘轮位于第二侧板的外侧,所 述棘爪组件设置于第二侧板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壁上还可拆卸连接有将棘轮 和棘爪组件均罩设于内的侧罩。 [0006] 本自锁式手动绞盘的卷筒和转轴均转动连接于支架本体上,且用于实现转轴自锁 的棘轮和棘爪组件均设置与第二侧板的外侧,便于安装,而且棘爪组件与卷筒之间通过第 二侧板隔离,避免卷筒对棘爪组件的干扰,同时,侧罩的设置将棘轮和棘爪组件笼罩在内, 避免外部对棘轮和棘爪组件的干扰,使其工作更稳定可靠,而且,棘轮和棘爪组件外置的结 构也便于后期的维护与修理工作。 [0007] 在上述的自锁式手动绞盘中,所述第一侧板和侧罩上均开有轴孔,所述第二侧板 上开有让位孔,所述轴孔内均设有轴套,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第一侧板上的轴套转动连接且 3 3 CN 210286564 U 说明书 2/4页 转轴的另一端穿过让位孔与侧罩上的轴套转动连接。第一侧板和侧罩分别对转轴的两端进 行支撑,来保证转轴的正常转动。 [0008] 在上述的自锁式手动绞盘中,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第一挡片、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 片和第二挡片,所述第二齿轮、第一挡片、第一摩擦片、棘轮、第二摩擦片和第二挡片依次穿 设于转轴上,且所述第二齿轮与转轴螺纹连接。这样,第二齿轮能够在转轴正转和反正时沿 转轴的轴向移动,使第二齿轮能够与棘轮之间形成固连或分离。 [0009] 在上述的自锁式手动绞盘中,所述转轴上具有凸肩,所述第二挡片远离第二摩擦 片的一侧与凸肩抵靠,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用于和第二齿轮抵靠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通 过销轴与转轴固连,所述第二齿轮位于固定套与第一挡片之间。套设于转轴上的第二齿轮、 第一挡片、第一摩擦片、棘轮、第二摩擦片和第二挡片通过固定套和凸肩进行限位,且便于 上述零部件安装于转轴上。 [0010] 在上述的自锁式手动绞盘中,所述转轴还包括用于和第二挡片插接配合的固定 段,所述固定段与凸肩相邻,所述固定段的周向上具有若干平直面。这样,第二挡片通过与 固定段插接配合固定,使第二挡片能够与转轴同步转动。 [0011] 在上述的自锁式手动绞盘中,所述固定段上的平直面为四个,且四个平直面沿固 定段的周向均匀分布。 [0012] 在上述的自锁式手动绞盘中,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与 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固连,所述底板的两端均具有翻边,所述翻边的两头分别与第一侧板 和第二侧板相连。翻边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支架本体的结构强度。 [0013] 与现存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4] 1、本实用新型的棘轮和棘爪组件均设置于支架本体的外侧,并通过侧罩进行封 闭,便于安装与后期的维护,且避免工作时对棘轮和棘爪组件造成干扰,工作稳定性更好。 [0015] 2、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二齿轮与转轴螺纹连接使第二齿轮沿转轴的轴向移动并与 棘轮之间形成固连或分离,保证本绞盘的正常工作与自锁。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9] 图4是机架本体与侧罩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棘轮与棘爪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是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1、支架本体;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底板;114、连接杆;12、侧 罩;11a、轴孔;11b、让位孔;11c、翻边;13、防尘罩;2、卷筒;21、第一齿轮;3、转轴;31、螺纹 段;32、导向段;33、固定段;34、凸肩;41、第二齿轮;42、第一挡片;43、第一摩擦片;44、棘轮; 45、第二摩擦片;46、第二挡片;47、轴套;48、卡箍;49、固定套;5、手柄;6、棘爪组件;61、棘 爪;62、固定轴;63、扭簧;7、销轴。 4 4 CN 210286564 U 说明书 3/4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4] 一种自锁式手动绞盘,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本体11、卷筒2、转轴3和离合机构。其 中,卷筒2用于卷绕钢丝绳或链条,卷筒2和转轴3均横向设置于支架本体11上,且卷筒2的一 侧设有第一齿轮21,转轴3上设有与第一齿轮21啮合的第二齿轮41,转轴3的一端设有手柄 5,使人可以通过手柄5带动卷筒2转动。 [0025] 如图2、图3、图5、图6所示,离合机构包括依次套设于转轴3上的第二齿轮41、第一 挡片42、第一摩擦片43、棘轮44、第二摩擦片45和第二挡片46以及设置于机架上并与棘轮44 配合的棘爪组件6,转轴3横向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第二齿轮41与转轴3螺纹连接,转轴3上具 有凸肩34,第二挡片46远离第二摩擦片45的一侧与凸肩34抵靠,转轴3上还套设有用于和第 二齿轮41抵靠的固定套49,固定套49通过销轴7与转轴3固连,第二齿轮41位于固定套49与 第一挡片42之间,这样,当转轴3正转时,第二齿轮41朝棘轮44的方向挪动并使第二齿轮41、 第一挡片42、第一摩擦片43、棘轮44、第二摩擦片45、第二挡片46和凸肩34依次压紧并形成 一个整体,使转轴3带动第二齿轮41转动并带动卷筒2转动以收紧钢丝绳,当转轴3反向转动 时,第二齿轮41朝固定套49移动并与固定套49压紧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带动卷筒2转动以放 出钢丝绳,而当钢丝绳与重物连接并在重物的拉力作用下使卷筒2转动时,卷筒2会带动第 二齿轮41转动并使第二齿轮41朝棘轮44一侧移动,使第二齿轮41、第一挡片42、第一摩擦片 43、棘轮44、第二摩擦片45和二挡片依次压紧并形成一个整体,而又由于棘爪组件6对棘轮 44的反向限位,使棘轮44以及转轴3、第二齿轮41均锁死,从而使卷筒2也锁死,避免卷筒2在 重物的作用下发生转动,来保证绞盘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0026] 如图6所示,转轴3包括沿轴向依次分布的螺纹段31、导向段32、固定段33和凸肩 34,螺纹段31上具有横截面为梯形的螺纹,第二齿轮41螺纹连接于螺纹段31上,第一挡片 42、第一摩擦片43、棘轮44、第二摩擦片45均套设于导向段32上,导向段32的横截面为圆形, 使第一挡片42、第一摩擦片43、棘轮44、第二摩擦片45在未压紧时能够相对导向段32转动, 固定段33与凸肩34相邻,且第二挡片46套设于固定段33上,固定段33的周向上具有若干平 直面,本实施例中,平直面为四个,且四个平直面沿固定段33的周向均匀分布,使固定段33 的横截面呈近似方向,第二挡片46上也开有与固定段33的横截面形状相同的通孔,使第二 挡片46套设于固定段33后能够与固定段33形成咬合配合,使第二挡片46能够与转轴3同步 转动,来保证第二齿轮41、第一挡片42、第一摩擦片43、棘轮44、第二摩擦片45、第二挡片 46相压紧后与转轴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并保证与转轴3同步,以保证棘轮44棘爪61机构对 转轴3的锁定效果。 [0027] 如图2、图3、图4所示,机架本体采用钢板一体冲压成型而成,包括底板113和分别 位于底板113两侧的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卷筒2转动连接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 板112之间,第一侧板111上开有轴孔11a,第二侧板112上开有让位孔11b,且第二侧板112上 还固设有侧罩12,侧罩12上也开有轴孔11a,第一侧板111上的轴孔11a和侧罩12上的轴孔 11a均设有轴套47,转轴3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11上的轴套47连接且转轴3的另一端穿过第二 侧板112上的让位孔11b与侧罩12上的轴套47转动连接,且转轴3与轴套47均通过卡箍48进 行定位,避免转轴3在轴向晃动。棘轮44位于第二侧板112的外侧,棘爪组件6设置于第二侧 5 5 CN 210286564 U 说明书 4/4页 板112的外侧壁上,棘爪组件6包括固定轴62、棘爪61和扭簧63,固定轴62固设于第二侧板 112上,棘爪61与固定轴62转动连接,扭簧63套设于固定轴62上且扭簧63的两头分别与棘爪 61和第二侧板112连接,使棘爪61始终与棘轮44接触,来保证棘爪61与棘轮44的配合。侧 罩12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侧板112的外侧壁上,使棘轮44和棘爪组件6均封闭于侧罩12内, 从而避免外部对棘轮44和棘爪组件6的影响。 [0028]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底板113的两端均具有翻边11c,翻边11c的两头分别与第一 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连接,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之间还设有连接杆114,连接杆 114位于底板113的上方且连接杆114的两头分别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连接,从而 使支架本体11的结构强度更高。 [0029] 进一步的,支架本体11上还固设有防尘罩13,防尘罩13将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 41均罩设于内,由此减少灰尘等杂质对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41啮合的影响。 [0030]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1]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支架本体11、侧罩12、防尘罩13、卷筒2、第一齿轮21、转轴 3、螺纹段31、导向段32、固定段33、凸肩34、第二齿轮41、第一挡片42、第一摩擦片43、棘轮 44、第二摩擦片45、第二挡片46、轴套47、卡箍48、手柄5、棘爪组件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 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一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 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6 6 CN 210286564 U 说明书附图 1/6页 图1 7 7 CN 210286564 U 说明书附图 2/6页 图2 8 8 CN 210286564 U 说明书附图 3/6页 图3 9 9 CN 210286564 U 说明书附图 4/6页 图4 10 10 CN 210286564 U 说明书附图 5/6页 图5 11 11 CN 210286564 U 说明书附图 6/6页 图6 12 12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按照每个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BPM软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途及规划战略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x
中国GCC保护继电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途及规划战略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x
中国InfiniBand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途及规划战略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x
两足仿人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最新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DEC-OGP-R-QM-012.6-2020-1 油气管道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规定 第6部分通信工程.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