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车的最大静张力与最大静张力差

发布时间 : 2025-10-16 08:59:38  作者: 行业资讯

  (3)钢丝绳本身的刚性偏差。由于钢丝绳在制造时不可能保证 材料和质量完全相同(各钢丝绳的弹性模数和断面积都不可能完 全相同)。尽管能做到《规程》规定的同批生产规格要求,但也不能 做到理想状态。其次在运转中磨损也不相同。因此,也会使各钢 丝绳的张力不平衡。

  现场不易操作;且受提升容器所处位置的影响(提升容器处位置 不同其各钢丝绳所受张力也不相同)存在一定的误差。往往不能 反映线 采用“回波”计时法测定

  该方法是先将有载荷的容器下放到最低水平,但不落到任何 承接装置上(如罐座)。测量人员站在井架上用手突然推动钢丝 绳同时按动秒表,这时弹性波即沿钢丝绳向下传播。到了下边的 提升容器后就反射回来。当传到原来推动钢丝绳的位置时,即可 明显看到钢丝绳突然抖动,此时按动秒表,得到回波传递的时间, 钢丝绳张力越大,则时间越短。依次对各钢丝绳做测量,若各 绳的时间差超过 10%时应做处理。 2.3 用标记法测定

  (1)绳槽直径的偏差。由于衬垫绳槽加工不精确,钢丝绳直径 误差以及绳槽磨损程度(深浅)不同。较大直径的绳槽上的钢丝 绳在上升边就会比同侧其它钢丝绳产生较大的弹性伸长。因而也 就产生了较大的张力。相反在下放边,由于下放的较快,就比其 它的钢丝绳张力要小。从而造成了各钢丝绳的张力不平衡现象。 这是在使用中出现钢丝绳张力不平衡现象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大家可以这样来理解二者。 对于单滚筒绞车,只有最大静张力,没有最大静

  张力差。最大静张力就是绞车强度所允许的容器、钢 丝绳、提升载荷自重的总和。单位为重力单位:KN, 最大静张力的值除 9.8 就为上述三者的质量。即为提 升量的质量,单位为:kg。

  对于双滚筒绞车。最大静张力也是绞车强度所允 许的容器、钢丝绳、提升载荷自重的总和。而最大静 张力差是绞车强度所允许的钢丝绳、提升载荷自重的 总和。单位为重力单位:KN, KN 除 9.8 就为提升量 的质量,单位为:kg。

  十一矿 金洪川 杨孝虎 沈新华 内容提要 通过对多绳磨擦提升机钢丝绳张力差产生的原 因进行了科学分析,对现有的张力测定及平衡办法来进行探析;总 结实际经验,提出新的见解。 关键词 张力差 测定 平衡 多绳磨擦提升机在运行中,各钢丝绳的受力是不平衡的,所 以在实际应用中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解决。由于钢丝绳的受力不 平衡,就造成了各钢丝绳和各磨擦衬垫的磨损也是不均匀的。这 就影响了钢丝绳和磨擦衬垫的整体常规使用的寿命,甚至于提升机的安 全运行。因此有必要对其受力不平衡的原因及测定、平衡方法进 行研究。 1 钢丝绳张力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矿山固定设备技术测定》一书及《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 明均对“标记法”测定多绳磨擦提升机钢丝绳张力差及调整进行 了详细说明。该方法的特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任何设备。但是 如张力差较大或操作不当,如速度过快,停车不稳等;均易造成 测试失败或得出错误结论。

  式中 Fs—上升侧,即重载侧钢丝绳的张力 kN; Fx—下放侧,即轻载侧钢丝绳的张力 kN; e—自然对数的底数;

  钢丝绳的张力,也就是钢丝绳的拉力。在单钩提 升时,滚筒上只有一根钢丝绳,其拉力主要由提升容 器、钢丝绳、提升载荷的重力构成。拉力最大值在天 轮的切点处,载荷越大、井筒越深、容器重量越大钢 丝绳的拉力就越大。绞车技术参数表中的最大静张力 是针对绞车而言的,是绞车强度允许的,滚筒上最大 的拉力值。

  双钩提升时,滚筒上有两条钢丝绳,重载钢丝绳 的拉力大,轻载钢丝绳的拉力小,两根钢丝绳拉力的 差值就是静张力差。最大静张力差就是静张力差的最 大值,是绞车强度所允许的,滚筒上两根钢丝绳拉力 差的最大值。

  如果用于提升过程中的自动平衡,油缸中油压以充满油缸行 程的 1/3 至 2/3 为好。否则可能会因张力差过大油缸调绳到底而 达不到自动平衡的目的。此外在液压调绳器选型的时候要注意油 缸行程与井筒深度的一致,与钢丝绳最大静拉力与油缸承载能力 的关系。油缸行程并非选的越大越好,因为在使用自动平衡时如 果提升中途调绳器油管或阀门突然爆裂,油缸内的油全部卸尽时, 钢丝绳张力就会处于极度不平衡状态;如果行程较大,钢丝绳长 度差也较大时就会造成单根钢丝绳受力的可能性和程度加大,从 而出现安全事故。 3.2 车削滚筒衬垫进行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钢丝绳张力不平衡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各绳 槽的直径不同所造成的。这时就需要根据测定结果对滚筒衬垫进 行车削。对于用标记法和调绳法直接测定出差值的,可以按下列 公式的计算值对直径较大的绳槽进行车削。

  △ h—为测定出的差值,mm; Φ —为滚筒直径,m; H—为测定时钢丝绳行程,m。 对于标记法测定为提升行程的一半。 车削滚筒衬垫的顺序是,先车直径最大的。每次进刀量不易 太大,车削后及时重新测定张力差。直到符合要求为止。此外, 采用弹性较大的磨擦衬垫,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改善钢丝绳张力 不平衡。如聚氨基甲酸脂橡胶磨擦衬垫等。 4 结束语 多绳磨擦提升机目前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单绳缠绕 式提升机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钢丝绳张力不平衡问题是多 绳磨擦提升机的特殊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如不加以解决不仅会加 速钢丝绳和衬垫的磨损,造成材料上的浪费。而且还会造成很大 的安全隐患。因此,多绳磨擦提升机钢丝绳张力平衡问题必须制 度化定期加以解决。

  在绞车的技术参数表中,对于单滚筒绞车二者数值相 同,对于双滚筒绞车二者数值不同。 例如 JTK- 1.2 型提升绞车的最大静张力和最大静张力差均为 30KN, 2JTK-1.2 型绞车的最大静张力和最大静张力差分别 为 30KN、20KN。这两个参数究竟是何含义?是不是 绞车提升载荷的能力呢?

  (4)环境影响偏差。由于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受温度,井筒淋 水的影响不同。其锈蚀程度、伸缩长度也必然不同。特别是昼夜 温差较大时,非常明显。

  (5)磨擦衬垫的影响。磨擦衬垫机械性能不同,如弹性不同, 对钢丝绳的张力不平衡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张力差的测定方法分析 2.1 使用测力计测定

  (2)螺旋式的优点也是结构简单、高度较小。虽然操作上比垫 块式方便一些,可以在终端载荷的作用下对钢丝绳进行调整。但 是螺源自文库有可能因生锈腐蚀等而不能转动。目前也很少采用。这两 种调绳器还有一个最大的不足就是不能实现提升过程中的自动

  的调绳悬挂装置。这两种调绳器比非液压调绳器调整精度高。配 合打压油泵,操作迅速方便。能实现提升过程中的自动平衡。但 调绳的最大长度不能超过液压油缸中的活塞行程,否则就必须用 楔形绳卡进行调整。

  当最大高差大于△h 时,则认为各钢丝绳的张力差超过 10% 的规定,即应对直径最大的绳槽进行车削,车削后再按照相同的 办法来进行测定,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 钢丝绳张力差的平衡方法

  多绳磨擦提升机钢丝绳的张力平衡,除了在设计时已经采用 的一些平衡措施外,如采用杠杆式、角杠杆式、三角板式、弹簧 式、液压式等平衡机构。在实际应用中还要对钢丝绳张力差定期 进行测定、调整。主要调整方法如下: 2. 1 利用调绳器进行调整

  μ —钢丝绳与磨擦衬垫间的磨擦系数; α —钢丝绳在磨擦衬垫上的围包角,度。 当 FsFx×eμ α 时,钢丝绳就会滑动。 1. 4 利用液压调绳器测定 这是在现场实际中总结出的一种新的有效测定钢丝绳张力 差的方法。该方法对于液压式调绳器非常实用有效。其工作原理 是利用液压调绳器油缸在钢丝绳张力不平衡时能够自动伸缩。并 且能够在调绳器油缸活塞杆滑块的行程上反映出来。从而能够根 据活塞杆与相对基准的变化距离,来测定钢丝绳的张力差。 具体操作方法是:把两端调绳器油缸阀门一侧打开,一侧关 闭,使其处于半自动调绳状态。将打开侧提升容器置于井口合适 位置(便于测定人员站在容器顶上)。人员站在容器顶上用粉笔 给所有调绳器油缸滑块和调绳器框架划一水平直线m/s 的速度开车。人员在容器顶上观测油缸滑块的位置变化 情况。在滑块的位置变化最大时,量取各滑块上的线与框架上水 平直线的间距,并逐个记录下来。 如果上下滑块间距超过公式: △ h=0.3L00.07L1mm 式中 L0—提升容器在井口卸载位置时,从容器连接装置的上端 到驱动轮切点,落地磨擦轮绞车为天轮切点之间的钢丝绳长度, m; L1—为提升容器在井底装载位置时,从容器连接装置的上

  目前已出现的调绳器的垫块式、螺旋式、螺旋液压式、完全 液压式等几种类型。这几种调绳器在国内外均有使用,并且各有 特点。

  (1)垫块式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但其调整精度受垫块厚度的影响,不够 精确,每次调绳长度只能是垫块厚度的倍数,调绳效果不理想。 特别是不易操作,每次只能垫一次,费时费力。目前新型矿井已 很少采用。